为了提升小学生海洋文化的了解,树立海洋保护意识,增加探索科学的兴趣,近日,钦州市子材小学、第十九小学的部分师生家长组成科普研学小组到钦州三娘湾景区的中华白海豚科普馆、沙角红树林区域、水母养殖基地开展海洋动物科技实践调查活动。
活动前,科普研学小组先到钦州市图书馆查阅关于红树林、中华白海豚、滩涂鱼、潮汐蟹等海洋生物的相关资料。
科普研学小组活动的第一站,来到中华白海豚科学研究基地,聆听了中华白海豚的科普知识讲座。北部湾大学教授吴海萍运用多媒体将丰富的图片、多姿的视频相结合,深入浅出地为科普小组讲述了中华白海豚的种类和幼年、成年、老年时期的生长规律和身体颜色的变化,引导大家重视中华白海豚和海洋生态保护。随后,科普研学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心目中的中华白海豚手工制作活动。
科普研学小组活动的第二站,前往沙角红树林区域,零距离观察滩涂鱼和潮汐蟹,听当地渔民讲滩涂鱼等海洋生物的趣闻。
科普研学小组第三站去参观了中华白海豚科普馆。踏入科普馆,仿佛置身于海洋的奇幻世界。馆内以图文并茂的展板、逼真的实物标本以及多媒体演示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了中华白海豚的生活习性、生长繁殖、演化历程等知识。
最后一站科普研学小组参观了水母养殖基地。养殖基地里一排排透明的养殖箱整齐排列,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水母在水中悠然舞动,它们或如灵动的仙子,轻盈飘逸;或似闪烁的星辰,散发着神秘的光芒。
听了技术人员的介绍,科普研学小组了解到水母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为了模拟它们在海洋中的原生环境,基地引进了先进的海水调配系统、恒温设备和循环过滤装置。从水质的精准调控到水温的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心血。
通过此次科技实践调查活动,不仅让孩子、家长们了解了中华白海豚的科普知识,也点燃了孩子们对北部湾沿海海域的热爱,让?;ふ湎『Q蠖锛白试吹囊馐陡苍诤⒆用切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