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推选
(广播、电视、广电报、论文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非洲小伙爱上坭兴陶:“艺”牵万里 “陶”缘中非 | 参评项目 | 长消息 | |||||||
体 裁 |
| |||||||||
项目代码 | A22 | |||||||||
播出频率频道(报刊) | 新闻综合频道 | 播出单位 | 钦州广播电视台 | |||||||
刊播栏目 | 《钦州新闻》 | 节目时长 | 2分57秒(823字) | |||||||
播出时间 | 2024年9月6日19时35分 | |||||||||
作 者 | 黄浦 赖昕 刘芷言 陆燕 | 编辑 | 韩芳 | |||||||
-采作编品过简程介 | 以埃塞俄比亚青年李国与非遗坭兴陶的“跨界情缘”为切入点,将“个人追梦”升华为“中非友谊缩影”。以非洲青年拜入民间手工艺人门下为线索,全程跟拍中非师徒共同创作坭兴陶,表达二人朝夕相处培养出难得的默契感,展现非洲友人从“好奇者”到“文化使者”的变化。新闻采用访谈、自述音频等手法,让整个故事更为生动、立体,作品兼具较强的新闻性和可读性。真实细腻的呈现方式增强作品说服力。 | |||||||||
推荐理由 | 选题紧扣“全球文明倡议”与“中非合作论坛”背景,通过“小人物+非遗技艺+跨国情谊”三重维度,展现民间交往如何夯实中非命运共同体。通过对李国学陶、生活场景的跟拍,让网友身临其境,感受从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中汲取力量,在团结合作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推动中非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的意义。 | |||||||||
推荐单位意见及公示结果 | 该作品内容真实,播出日期、送评件与播出版原版无异,送评材料属实,经公示无异议,同意推荐。 | |||||||||
报送单位意见及公示结果 |
该作品内容真实,播出日期、送评件与播出版原版无异,送评材料属实,经公示无异议,同意报送。 | |||||||||
联系人(作者) | 黄浦 | 电话 | 18677723606 | 手机 |
| |||||
电子邮箱 | 邮编 | 53500 | ||||||||
地 址 | 钦州市丽桥街18号 |
非洲小伙爱上坭兴陶:“艺”牵万里 “陶”缘中非
【口播】9月4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中非大家庭迎来又一次团聚。这一天,在钦州的贵台龙窑作坊里,来自埃塞俄比亚的21岁青年李国(Dugoms)正专注地在坭兴陶胚上一笔一画雕刻。来到中国是他小时候的梦想。
【正文】 2021年,李国怀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来到广西大学求学。一次机缘巧合,李国接触到钦州坭兴陶,立即对这项非遗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主动拜师求艺。
【埃塞俄比亚青年 李国:中国是我们在电视看的是一个好国家,一个Developer country,((坭兴陶)工艺很好的国家), i like a potter in my country the potter but in China the people doing it by technology method(我在我们国家的时候就很喜欢陶,但是在中国,人们的工艺更加好)】
民间手工艺人是李国学陶的“领路人”,今年5月,陆时益第一次把李国领进钦州市首家龙窑烧制坭兴陶品牌作坊——贵台龙窑作坊。李国怀揣着梦想第一次来到贵台龙窑,眼里放出兴奋的光芒,在老师的指导下,李国尝试了制作坭兴陶。虽然只能用简单的中文交流,但这并不影响他求学的热情,李国不仅想学做坭兴陶,也想做钦州坭兴陶文化的传播者。谈及李国,陆时益言语里充满肯定。尽管授课时经常遇到难翻译的专业术语,但朝夕相处已让二人培养出难得的默契感,可以通过动作演示来交流制作要领。
【民间手工艺人 陆时益::把我们坭兴陶的技艺能学到手中,然后回到他们自己的家乡,把他们的传统工艺再加上我们坭兴陶工艺相结合,他们觉得这样子做出来的东西会更漂亮,更实用】
制作坭兴陶工艺繁多,加上语言不通, 但这些没有难住李国,再加上老师翻译的帮助,李国渐渐摸索、慢慢理解坭兴陶平面纹样装饰和泥塑技法。
【民间手工艺人 陆时益::我觉得他进步蛮快的,因为他刚开始来的时候他的动作和对产品的要求和意识还达不上,经过一个多月以来,他对我们的制造业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已经跟上我们的脚步了】
中非合作论坛的举办让李国感到高兴,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中非的友谊也会越来越深。李国希望能够通过钦州坭兴陶来认识中国,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毕业后要回到家乡,继续传递中非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