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推选
(网络视听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非洲小伙爱上坭兴陶》 | 参评项目 | 融合报道 | |||||||||
体 ???裁 | ? | |||||||||||
项目代码 | X6 | |||||||||||
刊登网站 | 钦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 首发日期 | 2024年5月10日 | 语种 | 中文 | |||||||
网页地址 | https://mp.weixin.qq.com/s/Kv3MPter-vhYz9hM1mzRuw | 二维码 | ? | |||||||||
点击量 | 1223 | |||||||||||
作 ?者 | 赖昕 陆燕 刘芷言 黄浦 | 编辑 | 梁文辉 | |||||||||
作品 | 2024年9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当日,钦州市融媒体中心推出《非洲小伙爱上坭兴陶》,立体式、多元化呈现中非开展人才培养、就业合作的故事。作品发布后,获得广大网友们的点赞。一、主题鲜明,个体视角映射时代故事。报道聚焦李国在钦州学陶、生活的感人故事,展现中非合作的意义。二、立意高远,生动诠释中非合作精神。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更加重视中非人文交流,积极推动青年交流,使中非友好事业后继有人。小故事演绎大主题,加深受众情感共鸣。三、制作精良,媒体融合提升交互体验。产品创作历时3个多月,采用访谈、自述音频等手法,让整个故事更为生动、立体,作品兼具较强的新闻性和可读性。真实细腻的呈现方式增强作品说服力。 | |||||||||||
推荐 | 应时代潮流而生,伴中非合作而兴。凭借深远立意,报道播发后迅速产生刷屏之效。在钦州发布公众号首发后就获得流量和口碑双丰收,得到众多媒体平台的转载,更吸引主流媒体关注,进一步扩大了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通过对李国学陶、生活场景的跟拍,让网友身临其境,感受从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中汲取力量,在团结合作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推动中非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的意义。通过在不同的平台的推送,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热议,加大了作品的影响力。从细微处着眼,于平凡处生情,为钦州坭兴陶的匠心传承点赞,收到很好的互动传播效果。 | |||||||||||
推荐单位意见及公示结果 | 该作品内容真实,播出日期、送评件与播出版原版无异,送评材料属实,经公示无异议,同意推荐。 | |||||||||||
报送单位意见及公示结果 | 该作品内容真实,播出日期、送评件与播出版原版无异,送评材料属实,经公示无异议,同意报送。 | |||||||||||
联系人(作者) | 刘芷言 | 电话 | ? | 手机 | 18811550870 | |||||||
电子邮箱 | 邮编 | ? | ||||||||||
地 ???址 | 钦州市钦北区丽桥街18号钦州市融媒体中心 |
非洲小伙爱上坭兴陶
“来到钦州,我实现了学陶的梦想!”在贵台龙窑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小伙引起关注他有个好听的中文名:李国。
2021年,李国怀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来到广西大学求学。一次机缘巧合,李国接触到钦州坭兴陶,立即对这项非遗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主动拜师求艺。“在我的家乡,奶奶经常用泥土捏陶罐,我们用陶罐煮咖啡,用陶杯喝咖啡,这是最正宗的味道。”
“钦州的陶和家乡的陶,会有什么不同?”2024年5月,李国怀揣着梦想第一次来到贵台龙窑眼里放出兴奋的光芒在老师的指导下李国尝试了修坯、打磨、雕刻……每一道工序,他都认真地学习一天练习下来,手指肿胀是常有的事。
“在这里学艺遇到的每个人都很真实、诚信。”虽然只能用简单的中文交流但这并不影响他求学的热情“我不想浪费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想学做坭兴陶,也想做钦州坭兴陶文化的传播者。”
他还对坭兴陶产业的发展产生兴趣。“如果我能把坭兴陶的技艺和产业模式带回非洲,是不是也能给家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非合作论坛的举办让李国感到高兴,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中非的友谊也会越来越深。“我很幸运,能够通过钦州坭兴陶来认识中国,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毕业后我要回到家乡,继续传递中非友谊。”李国说。
这是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这是不同文化的包容交流钦州坭兴陶,精彩!中非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