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推选
(广播、电视、广电报、论文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广西造船业迄今最大批量出口船舶订单正式开工 | 参评项目 | 电视新闻 | |||||||
体 裁 | 长消息 | |||||||||
项目代码 | A22 | |||||||||
播出频率 频道(报刊) | 综合频道 | 播出单位 | 钦州市广播电视台 | |||||||
刊播栏目 (版面) | 《钦州新闻》 | 节目时长 | 3分11秒(832字) | |||||||
播出时间 | 2024年 4月 16日 19时35分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陈文强 罗炼新 | 编辑 | 韦雨晴 郭宇超 吴燕凤 | |||||||
采作编品过简程介 | 8500吨批量杂货船项目是广西船舶工业发展史上最大规模出口项目,记者一直关注它的建造进展。从签约到开工,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作品多角度、多层次介绍了该型船舶的各项主要指标、后续运营计划,以及中国船舶集团广西造船有限公司在该型船舶建设过程中,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船舶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展示了中国在绿色航运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
推荐理由 | “最大批量出口船舶订单”的背后是广西制造硬实力的提升,是新时代广西改革开放、对外交流的又一重要成果,将为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目前,中船广西公司手持新造船订单已排至2027年底,涵盖多用途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等多个船型。民品造船外贸订单占比100%,客户遍布全球,主要有意大利、荷兰、德国、芬兰、印尼、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充分体现了国际市场对“广西制造”的认可。 | |||||||||
推荐单位意见及公示结果 | 该作品内容真实,播出日期、送评件与播出版原版无异,送评材料属实,经公示无异议,同意推荐。 | |||||||||
报送单位意见及公示结果 | 该作品内容真实,播出日期、送评件与播出版原版无异,送评材料属实,经公示无异议,同意报送。 | |||||||||
联系人(作者) | 罗炼新 | 电话 |
| 手机 | 18778871515 | |||||
电子邮箱 | 邮编 | 535000 | ||||||||
地 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丽桥街18号 |
广西造船业迄今最大批量出口船舶订单正式开工
【导语】4月15日,由中国船舶集团广西造船有限公司承建的8500吨批量杂货船项目开工仪式在中船广西钦州基地举行,标志着广西船舶工业发展史上最大规模出口项目迎来新进展。
【正文】 据悉,8500载重吨批量杂货船建造项目于2023年10月19日签署建造合同,包括4艘确认生效、2艘双向选择性生效、2艘意向船舶。自合同签订后,中船广西与船东及各方围绕首制船舶启动建造保持密切沟通,高效推进设计、审图等前期工作和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马尼萨集团首席执行官 安东尼奥·斯科特·迪·圣洛:我们非常关注这艘船,它将比现有船队的正常油耗减少约40%。我们很高兴与广西船厂开始这种合作,而且这不会是我们唯一的项目。我们打算建造更多的船只。】
据了解,该艘8500吨的杂货船总长119.9米,型宽17米,型深9.3米,设计航速13.2节,入意大利船级社(RINA)。该批船舶交付后,主要用于谷物、石料、木材等干散货物运输,将大幅提升马尼萨公司运力水平。
【中船广西公司8500载重吨散杂货船项目经理 陈明喜:这艘船与同型的船舶相比,它就运用一些的先进技术,比如说主机和发电机采用了SCR技术,可以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推进装置采用了是调距桨,有较高的操作性、机动性,而且它通过适当的螺距与主机的配比,它可以提高船舶燃油的效率,提高船舶续航力还有经济性。】
近年来,中船广西公司坚持锚定造船板块细分市场、海外市场,充分发挥中小型船舶建造技术优势与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大新船型、批量船型的开拓力度,先后承接了散货船、多用途船、过驳平台、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民船建造订单,促进造船产品型谱加快形成并完善。
【中船广西公司企管规划部部长 易明:下一步,中船广西公司将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以造船的关键技术工艺为突破口,进一步地完善智能制造生产线和生产车间,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地融合,加快打造智能化工厂,那么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将积极参与平陆运河绿色智能船舶的研发,以及广西海洋蓝色经济综合体等海洋产业的建设,助力广西实现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