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推选
(广播、电视、广电报、论文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B21钦州《践 诺》 | 参评项目 | 电视社教作品 | |||||||
体 裁 | 纪录片 | |||||||||
项目代码 | B21 | |||||||||
播出频率、 频道(报刊) | 综合频道 | 播出单位 | 钦州市广播电视台 | |||||||
刊播栏目 (版面) | 节目时长 (字数) | 22 分29秒(3916字) | ||||||||
播出时间 | 2023年 12月9 日21 时 30 分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陈 池 刘宇翔 杨本忠 黄喜裕 | 编辑 | 陈池 黄春红 张帆 | |||||||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 2023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为此,钦州新闻传媒中心与灵山县融媒体中心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援战胜利70周年的宣传工作。精心策划并组织精干摄制团队,经过人物挖掘,多方了解,前期采访准备、正式拍摄、精心制作等过程,利用近100天时间,以纪录片的形式,用画面记录和真实的语言,还原在钦州这片土地上参加过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前辈们的英勇事迹。 该作品1.主题鲜明,立意长远。2.结构紧凑,逻辑明晰。3.作品真实,创作运用恰当的影视片段资料,还原时代场景,营造场景氛围,让视觉、听觉层次更加丰富,更有冲击力。 | |||||||||
推 荐 理 由 | 作品《践诺》,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内容真实,故事性和感染力强。节目以抗美援朝英雄吴华忠从连长嘱托为切入,开始按照北上入朝、英勇战斗、摄影记录、英勇救人的时间轴及逻辑顺序,分段讲述出吴华忠在朝鲜战场上的英勇事迹。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劳,铭记连长的嘱托,宣讲抗美援朝的故事。亲述战争,让节目更加充实完整,并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与奉献,再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伟大爱国精神。 | |||||||||
推荐单位意见及公示结果 |
该作品内容真实,播出日期、送评件与播出版原版无异,送评材料属实,经公示无异议,同意推荐。
推荐单位负责人签名: (盖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
报送单位意见及公示结果 |
该作品内容真实,首播日期、送评件与播出版原件无异和送评材料真实,经公示无异议,同意报送。
报送单位负责人签名: (盖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
联系人(作者) | 陈池 | 电话 | 0777 2829718 | 手机 | 13517777698 | |||||
电子邮箱 | 邮编 | 535099 | ||||||||
地 址 | 广西钦州市丽桥18号钦州市融媒体中心 | |||||||||
践 诺
——访“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老兵吴华忠
【字幕: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宣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赢得了伟大的胜利。在抗美援朝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中,一句嘱托一直萦绕在一位老人的脑海里,让他一直践诺70个春秋。这位老人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参战老兵吴华忠。】
推出片名:《践诺》 —— 访“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参战老兵吴华忠
家住钦州市灵山县城的吴华忠老人,今年已88岁。他常?;匾淦?3年前和他一起入朝援战的战友们,与那一幕幕壮烈战斗的场面。在老人的记忆里,北纬38度线以南5公里,朝鲜板门店落笔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之日,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还有4天,英雄的人民军队用一次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为自己的生日祝捷。
8月1日,对于军人来说是个光荣又特殊的日子,在今年“八一”建军节,吴华忠老人早早就穿好了挂满勋章的军装。
【吴华忠孙女 吴诗妍: 在平常的时候,我爷爷就经常给我讲,他以前抗美援朝的故事、还有其他的一些革命故事。今天一大早爷爷就洗漱穿戴好,然后也督促我一起来参观,这个革命烈士英雄纪念碑。】
老人整理好装束,领着孙女来到县城10公里外的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寄托哀思,传承红色基因。
当年,嘹亮的军号,整齐的步伐,饱满的热情,战斗的姿态等等的一切都成了尘封的历史,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多少战友壮烈牺牲,长眠异国他乡,谱写了热血赤诚的英雄赞歌。
【抗美援朝参战老兵 吴华忠 :在朝鲜战场牺牲的先烈们,我亲爱的战友们,青山埋忠骨,仍然躺在朝鲜的深山上,我是幸存者能回来。当时我的连长朝东方说了:“小吴呀,你是有点文化的人,如果能够回去的话,要多点宣传我们在朝鲜战场的艰苦斗争呀,勇敢善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呀?!薄?/span>
连长临终前的一句嘱托,让吴华忠足足牢记了70载,成了他不忘初心、踔厉奋发勇往前行的力量。
吴华忠出生于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正龙乡,一家人在旧社会深受地主恶霸的欺凌。
【抗美援朝参战老兵 吴华忠 :1950年3月,人民解放军一个中队30多个人驻到我们村,他们经常帮我们老百姓干农活,挑水、打扫卫生、修桥。总是为群众办好事,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人民群众对这支部队看作自己的亲人一样,感到很亲切,所以我决心加参入这支部队,当时我只有14岁。】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拉开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大幕。1951年9月,吴华忠随部队坐火车来到了安东(即今天的丹东),停留了大约三个小时。夜幕降临,部队连夜开拔,跨过鸭绿江,投入朝鲜战场。
吴华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过了鸭绿江,部队直奔朝鲜新义州市,此时的新义州已被侵略者的飞机炸成一片废墟,看不到一间完整的房子。刚走出市区一公里左右,部队就遭到了敌机的狂轰乱炸与扫射。据说此次遇袭,1人牺牲,3人受伤。
【抗美援朝参战老兵 吴华忠:在朝鲜,我们是夜行军的,走在公路两旁,汽车走中间;汽车不敢开灯,开灯怕飞机来炸,这样我们看着公路两旁抛锚废弃的汽车、马车和其他杂七杂八的物品。我们一直从鸭绿江边走到三八线,刚刚走了一个月,每天黄昏出发,走到凌晨三四点钟,在密林底下宿营。】
就是这样,吴华忠随着部队昼伏夜行了一个月,长途跋涉1500多公里,终于到达了最前线马良山阵地。吴华忠被编入64军191师573团2营5连。
【抗美援朝参战老兵 吴华忠:1951年11月4日下午,马良山战斗打响。我和班长、赵春光三个人是第二爆破组,负责4号6号暗堡的爆破任务。赵春光负责第4,我负责第6。我沿着6号堡方向前进,到暗堡前,我绕上去,打开这个保险盖,往射击孔一插,往后面一跳,“轰”的一声,(我)就昏迷过去了。过了都不知多久又醒过来了。我没有死,睁开眼看,班长坐在我的前面,帮我缠脚上的伤口,我右耳嗡嗡响,什么也听不到,这是我第一次负伤。】
班长在帮吴华忠包扎伤口时急促地说,“暗堡炸沒了,你被炸昏了,赵春光不行了”。
【抗美援朝参战老兵 吴华忠:和我去爆炸的74个人,回来18个,其他都光荣(牺牲)了。我们上去爆炸之前写了遗书给家里,知道死亡率是很高的,当时我在写遗书,写(的时候)没有哭,到最后我还是哭了?!?/span>
【字幕:亲爱的大哥,明天我去执行一项危险性很高的任务,如果我光荣了,叫爸爸妈妈不要过于伤心,这是我自愿报名请愿去的,孝敬父母的任务拜托你了,今后你们也不要去寻找我的尸骨,我们就是就地埋葬的,青山埋忠骨,包括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也是就地埋葬。弟妹长大了一定要送他们读书,不识字太难了,永别了,亲爱的大哥! 二弟:华忠 1951.11.2 于朝鲜马良山。】
此次战斗中,我军打败了盘踞在317高地的英军29旅2800余人,歼敌2500余人,俘虏200多人,其余极少数敌人逃脱。
1951年12月2日中午,指导员突然叫吴华忠收拾个人行装,跟师部下来的通讯员到了师部。师政委罗立斌告诉他:“师里有台照相机,安排你学习使用,胶卷来之不易,要节约使用,不会就看说明书。跟随大部队,随时等侯命令?!?/span>
【抗美援朝参战老兵 吴华忠 :过了4天,通讯员带我去森林那边跟随8连。指导员说,今天晚上我们这帮人,要站在队伍的前头,去智取敌军桥头堡。】
智取成功,并从突审擒获的活口得知,在黄海北道平山郡街上驻着美军一个骑兵营700多人。在活口引领下,8连及后援部队沿着街道两边掷手榴,炸死美军500多人。
【抗美援朝参战老兵 吴华忠:我们胜利地控制了美军两个桥头堡,把美军700多人的骑兵旅、王牌军,全部歼灭。有100多个走到街上,又给我们拦回来。后来在停车场那里格斗,格斗之中,我正在拍一个班长把一个美国兵放倒。】
就在吴华忠抓拍这个精彩镜头时,危险正向他逼来。
【抗美援朝参战老兵 吴华忠:我正在要这个镜头,美国一个兵从旁边下来刺我这只手,我一闪,他想刺我的胸膛,我一闪,刺到我的手。我一脚踢他的命根,他“嗷”一声瘫坐下来,后来我用绑带反绑他的双手。】
在这次战斗中吴华忠表现英勇机智。第三天,朝鲜人民军《前线快报》刊发了题为《赤手空拳抓活口 少年英雄吴华忠》的报道文章。
1952年6月19日黄昏,吴华忠随516团进入马良山南麓埋伏。晚11时许,全团3000多人仅用20多分钟就顺利渡过了美军把守的临津江,该江宽约120米,最深处超过3米。过了江,部队迅速向由英军29旅把守的绀岳山挺进。我侦察兵翻越悬崖峭壁,铲除了三重岗哨,为部队全面围攻敌人扫除障碍。
部队在撤退中遭遇敌军的疯狂报复,原路已被严密封锁,唯有改道从临津江过。由于江岸边埋有地雷,天上有敌机密集轰炸,部队的伤亡与溺亡很多。
【抗美援朝参战老兵 吴华忠:这条路水很深。当时我主动请缨,救助四位女兵,把她们渡过江。三个把她们成功带过来。到第四,我也负伤了,我负伤她牺牲了。】
吴华忠负伤后强忍着巨疼坚持把牺牲女兵的尸体送到江对岸,而吴华忠不知道的是上岸后自己昏迷足足有两周时间。
【抗美援朝参战老兵 吴华忠:过江发高烧,不省人事,昏迷过去,什么时候把我运回来我也不知道,一醒起来在祖国了。我在朝鲜8个月,参加的战斗大大小小有33次,比较大的有3次,(第)一次是马良山反击战。第二次参加朝鲜的平山(战役)。第三次战役就是横渡天险临津江,攻打英军的绀岳山(战斗)。】
战斗中,吴华忠的腰部和手、脚等多处严重受伤。1953年4月,吴华忠被评为三等甲级伤残。5月,部队按照规定将他送回广西重新安排就业。
【抗美援朝参战老兵 吴华忠:在部队回来到了地方,嗯,到了学校。担任过教师,团委书记、工会主席、校长等职务。我利用自己的一切机会,没有机会我创造机会,也要宣讲抗美援朝的事迹?!?/span>
吴华忠铭记连长的嘱托,退伍不褪色,不管在哪工作,在什么岗位,都会向身边的人讲述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战争故事,讲述谁是最可爱的人,不断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立足岗位积极工作,默默奉献,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获得了全国和地方各级的多种荣誉。
吴华忠退休后,退而不休,发挥余热,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诺言。今年“八一”期间他到驻灵部队,开展“革命老兵进军营 红色精神薪火传”主题演讲,激励官兵牢记神圣使命听党指挥,向着强军目标砥砺前行。他还经常到校园,为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用他在枪林弹雨的经历,讲述志愿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一小节上课现?。河⒕模ㄊ澹┌ò当だ锏挠?00多,加上地面的1700多,估计有2500多(具尸体)?!?/span>
他声情并茂的讲述,让学生们更易了解到抗美援朝激情燃烧的岁月,进一步点燃他们的奋发读书、热爱祖国的情怀。
【同期声 学生:这次我们如此近距离的感受战争艰难,以及战士的英勇,我的感触很深,我们不能浪费了如今美好的生活,要努力学习,为了国家的富强而读书。】
吴华忠老人的宣讲足迹,遍布灵山大地,城乡机关单位、中小学校、社区、企业、革命村庄、军营等都留有他的印记。
【抗美援朝参战老兵 吴华忠:我退休28年来,先后讲了205场,听众达到36万人次。】
就是这样的一位抗美援朝老兵,人老心红,不忘历史,牢记嘱托,以宣讲为己任。他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练字,写心得体会,把生活中的美好用文字一一记录下来。他依旧热爱着摄影,既是为了宣传也是为了传承,不管去到哪儿都不忘用相机定格精彩美好的瞬间。他将拍摄的照片整理成册保存起来,而每当拿起相机,连长的嘱托又涌上心头。
【抗美援朝参战老兵 吴华忠:我手上这台相机,跟随我60多年了。那是我在抗美援朝的时候,用的同一个品牌同一个型号。60多年来,我用着它拍中小学生,机关干部,农民,尤其是农民,我下乡去,退休前后我都下乡去拍照。退休之后,就专门陪拍老人家,有8万多张。我用它这个去宣传我们一种精神。】
峥嵘岁月、永不褪色,硝烟散去,国富民强。70年后的今天,吴华忠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但他始终保持军人的本色,永葆一份家国情、民族志,初心不改,信念不移,牢记嘱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坚守初心,不忘使命,砥砺前行,默默践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