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推选
(广播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广西首次创新性通过“蓝碳”交易 实现“零碳”办会
| 参评项目 | 广播新闻 | |||||||
体裁 | 短消息 | |||||||||
项目代码 | A11 | |||||||||
播出频率、 频道(报刊) | FM98.6钦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 播出单位 | 钦州广播电视台 | |||||||
刊播栏目 (版面) | 《钦州新闻》 | 节目时长 (字数) | 1分22秒
| |||||||
播出时间 | 2023年9 月 9日19 时 11分 | |||||||||
作者 (主创人员) | 卢浩慧、许荣华、黄华强、徐迈
| 编辑 | 冯晓明、利薇、黄莹
| |||||||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 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洋的蓝色碳汇,特别是红树林、盐沼和海草能够捕获和储存大部分埋在海洋沉积物里的碳。在2023年9月18日的第20届东博会上,广西首宗“蓝碳”(海洋碳汇)交易在北部湾产权交易所集团广西(中国—东盟)蓝碳交易服务平台挂牌成交,标志着广西落实国家蓝碳先行先试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 |||||||||
推荐理由 | 作品主创人员以记者的敏锐新闻视角,深入挖掘展现此宗交易意义,探索搭建立足广西、联通全国、面向东盟的海洋碳汇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广西(中国-东盟)蓝碳交易服务平台,为逐步建立广西乃至中国东盟海洋碳汇交易市场提供了平台保障的重要意义,并灵活运用不同层次、权威人物同期声的采访内容,让整条新闻紧扣主题、内容丰富。新闻自播出后,得到观众好评,起到较好的社会舆论效果。 | |||||||||
推荐单 位意见 及公示 结果 | 该作品内容真实,首播日期、送评件与播出版原版无异和送评材料属实,经公示无异议,同意推荐。 推荐单位负责人签名: (盖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
报送单 位意见 及公示 结果 | 该作品内容真实,首播日期、送评件与播出版原版无异和送评材料属实,经公示无异议,同意报送。 报送单位负责人签名: (盖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
联系人(作者) | 利薇
| 电话 | 手机 | 13517778911
| ||||||
电子邮箱 | 邮编 | 535099 | ||||||||
地址 | 广西钦州市丽桥街18号钦州新闻传媒中心 |
广西首次创新性通过“蓝碳”交易
实现“零碳”办会
记者卢浩慧、许荣华、黄华强、徐迈报道:
在第20届东博会期间,广西首次创新性通过“蓝碳”交易实现“零碳”办会。9月18号上午10时许,首届中国—东盟国家蓝色经济论坛获赠140吨“蓝碳”,用于抵消论坛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
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 杨阳:【出杨阳录音】经过测算,会议期间共产生的二氧化碳是140吨,通过捐赠的方式,本次大会实现了“零碳”办会。】
这些“蓝碳”来源于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孔雀湾区域新增红树林项目,并于9月15号17时许,在北部湾产权交易所挂牌成交。
“蓝碳”挂牌方 中交城市投资广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副总经理 钟鸣鸣:【出钟鸣鸣录音】我们项目新增的红树林面积是53公顷,年碳汇量约在5700吨,此次转让,让空气真正变成了“真金白银”。】
自治区海洋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谢显之:【出谢显之录音】这是广西首宗“蓝碳”交易,对推动广西实现海洋碳汇交易乃至建立面向东盟的海洋碳汇交易市场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