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推选
(广播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坭兴鼓书《血战镇南关》 |
参评项目 |
广播文艺 |
|||||||
体裁 |
戏曲节目 |
|||||||||
项目代码 |
C13 |
|||||||||
播出频率、 频道(报刊) |
FM98.6钦州市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
播出单位 |
钦州市广播电视台 |
|||||||
刊播栏目 (版面) |
《听迷大剧院》
|
节目时长 (字数) |
11分56秒 |
|||||||
播出时间 |
2023年12月25日22时15分 |
|||||||||
作者 (主创人员) |
余妮、苏宏发、陆燕、韦思思 |
编辑 |
黄莹、余妮 |
|||||||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
坭兴鼓书《血战镇南关》讲述了冯子材67岁挂帅征战法军,并取得镇南关大捷的钦州本土英雄故事。坭兴鼓书是以坭兴陶鼓和海贝为乐器,用钦州沿海一带流行的海察话进行表演的具有钦州特色的新兴曲种。正是海察话这种地方色彩浓厚,个性鲜明的语言,让坭兴鼓书充满了海的味道,也给听众带来别样的体验。 |
|||||||||
推荐理由 |
1.选题新颖,立意深远。 2.坭兴鼓书《血战镇南关》故事的呈现浑然天成,自然且流畅。巧妙地选取了“四能战对四不能战”,抬棺出征彰显了民族英雄冯子材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精神。几个片段,层层相扣,在转承启合中,体现出了了冯子材的不屈、坚定、英勇。这是曲艺艺术传递出来的精神力量。 3.坭兴鼓书,这是一个“非遗”+“艺术”的探索式创作路子。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坭兴陶烧制而成的陶鼓作为坭兴鼓书的乐器,结合传统的说唱艺术,不仅是艺术的展演,也是“非遗”的宣传与展示。坭兴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既是钦州的城市名片,也是广西重要的文化产业之一。坭兴陶鼓清脆、响亮的音色+钦州海歌腔调的鼓书,宛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
|||||||||
推荐单 位意见 及公示 结果 |
该作品内容真实,首播日期、送评件与播出版原版无异和送评材料属实,经公示无异议,同意推荐。 推荐单位负责人签名: (盖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
报送单 位意见 及公示 结果 |
该作品内容真实,首播日期、送评件与播出版原版无异和送评材料属实,经公示无异议,同意报送。 报送单位负责人签名: (盖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
联系人(作者) |
黄莹 |
电话 |
手机 |
13097970889 |
||||||
电子邮箱 |
邮编 |
535000 |
||||||||
地址 |
钦州市钦北区丽桥街18号 |
|||||||||
坭兴鼓书《血战镇南关》
领唱:钦州几多好故事,七十萃翁写传奇,
齐唱:抬棺出征打番鬼。镇南关前挥战旗,
舍生忘死斗顽敌,保家卫国有志气,
甘洒热血写春秋,鞠躬尽瘁留青史。
甲:民族英雄冯子材,字萃亭,官至云南、贵州、广西提督,
戎马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乙:话讲1884年,法军攻占我边境镇南关,扬言打进中国,把广西、广东作为法国属地。为此,中国对法宣战。
丙:但抗法清军节节败退,军心涣散,清政府急忙调兵遣将。已
告老还乡正值67岁的冯子材请缨出战。
丁:然而,朝廷掌权的李鸿章对冯子材不满,提出“四不能战”。冯子材义正辞严地反驳,提出“四能战”。
乙(唱):人老体衰,力不从心,不能战,
甲(唱):人老节坚,久经沙场,能战!
乙(唱):腹中无墨,胸无韬略,不能战,
甲(唱):胸存正义,腹有远谋,能战!
乙(唱):兵械简陋,杀伤力弱,不能战,
甲(唱):赤胆忠肝,保土安民,能战!
乙(唱):新募兵嫩,训练无就,不能战,
众(唱):众志成城,牛犊驱虎,能战!
甲:最后,朝廷找不到合适将领,只好召冯子材领兵出征。
乙:消息一出,冯子材旧部将领纷纷要求随他出征。
丙:冯子材激动万分,马上在钦州等地招募兵员,选任将领,
训练士兵。
丁:冯子材募兵18营,号“萃军”,把军旗定为萃旗。
甲:出征前夕,冯子材身披戎装,领着合家上下站在祖宗灵前举
行了辞祖式。
甲(唱): 法军犯我边关,生灵涂炭,
身为军人,守土有责,救民于苦难,
今出家门,公而忘私,死而后已,
望祖宗保佑,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歼渠擒夷,壮我河山。
众(唱):法寇船坚炮利,猖獗野蛮,此出边关,
不灭法寇,誓不生还。
乙:冯子材吩咐完家事后,马上带领五千先头部队向镇南关进发。
丙:镇南关尸横遍野的战场,萃军首将杨玉科身撑着一块木板,怒目瞪天,死而挺立。
丁:快看,木板上面有文字。
乙:是法国侵略军写的:“中国广西的门户不复存在”。
甲:中国广西的门户不复存在!
众:可恨也!
众(唱):中国地不容侵犯,中国人不容欺负。
用法军头颅,重建广西门户。
乙:法军从东岭方向向我军阵地进攻,一、二、三号阵地失守。
丙:冯将军,法军从大青山偷袭我方阵地,攻势猛烈。
丁:阿爸,我军将士死伤惨重,撤退吧……
甲:兄弟们!
众:在!
甲:把棺材抬上来!
众:遵命!
甲:兄弟们,我们眼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
众:战胜强敌!
甲:白水塘的田,永远不出秕谷。
众:用法军的头颅,重建我门户。
甲:好!大家面向南,对家乡的亲人留几句遗言吧!
丙(唱):阿爸阿妈,我好想为你们养老送终尽孝心啊,
众(唱):可恨那法国鬼侵略我华夏。
丁(唱):没有国哪有家,保家卫国把敌杀。
众(唱):萃军人在阵地在,国土怎能让法军践踏。
甲(唱):阿爸阿妈,如果我走了,把我埋在东山上,
众(唱):让我天天沐浴满天朝霞。
乙(唱):阿爸阿妈,如果我打能胜仗,
我骑红马戴红花把光荣带回家。
甲(唱):父老乡亲,你们听见了吗?
这是好儿女对你的报答。
众(唱):祖国啊祖国,你看到了吗?
这是萃军将士献给祖国的血色鲜花。
甲:兄弟们,今日就和法军决一死战。
乙:哈哈哈哈……冯子材,你连馆材都准备好了,今天我就成全你。
甲:尼格里,今日不是我死就是你亡,兄弟们,杀!
众:杀!
领唱:萃旗指到哪,
众唱:将士冲到哪,
领唱:萃帅杀到哪,
众唱:棺材扛到哪,好一场生死大搏杀,好一幅抗法英雄画,
萃军豪气壮山河,中国军威震天下。
丁:萃军枪炮齐发,一阵激战过后,仍敌不过法军的洋枪大炮,
不少萃军将士壮烈牺牲。
乙:最后,萃军利用近身肉博的打法,尼格里被冯子材一剑刺伤,慌忙带领败军逃跑。
丙:这一仗,萃军打出了军威,打出了“镇南关大捷”。
甲:这一仗,也成为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书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的神话。
众(唱): 没有神话创造神话,没有鲜花栽种鲜花,
中国自古多奇迹,镇南关前飞彩霞,
抗法战场传捷报,扬眉吐气大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