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推选
(广播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愿风吹我到钦州》 | 参评项目 | 广播社教 | |||||||
体裁 | 社教专题 | |||||||||
项目代码 | B11 | |||||||||
播出频率、 频道(报刊) | FM98.6钦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 播出单位 | 钦州市广播电视台 | |||||||
刊播栏目 (版面) | 《全国‘州?海’联盟春节联播节目》 | 节目时长 (字数) | 27分48秒 | |||||||
播出时间 | 2023年1月21日9:30-10:00 | |||||||||
作者 (主创人员) | 刘宁、赵胜涛、郭宇超、陈磊 | 编辑 | 黄炳霖、刘宁、 赵胜涛、郭宇超 | |||||||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 全国‘州?海’联盟春节联播节目是一档在春节期间播出的特别节目,因此节目选取具有“岭南古郡、千年陶都、英雄故里、海豚家园、魅力之城”的钦州来为听众讲述钦州美景及人文故事。 本期节目主持人语言生动活泼,每个篇章都惊喜设计具有讲述感、故事性的小线性作为穿插,节目中的歌曲也是选自钦州本土原创歌曲,可谓用心良苦。 | |||||||||
推荐理由 | 1.精心选题,立意深远。 本期节目在春节期间播出,2023年春节随着国家“新十条”等一系列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持续落实,全国各地旅游景区及时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相继恢复运营。本期节目响应政策,推出介绍钦州人文美景的节目。 2.采访内容详实,音频丰富。 节目中将生涩难懂的历史沿革通过模拟卡通海豚的对话进行讲述,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讲述“镇南关大捷”、“白海豚”的故事时,进行了大量的采访。 3.演播生动活泼,制作精良。 两位主持人配合默契, 配乐烘托氛围,配合恰到好处。 | |||||||||
推荐单 位意见 及公示 结果 | 该作品内容真实,首播日期、送评件与播出版原版无异和送评材料属实,经公示无异议,同意推荐。 推荐单位负责人签名: (盖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
报送单 位意见 及公示 结果 | 该作品内容真实,首播日期、送评件与播出版原版无异和送评材料属实,经公示无异议,同意报送。 报送单位负责人签名: (盖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
联系人(作者) | 赵胜涛 | 电话 | 手机 | 18677772615 | ||||||
电子邮箱 | 邮编 | 535000 | ||||||||
地址 | 钦州市钦北区丽桥街18号 | |||||||||
《愿风吹我到钦州》
听众朋友,下面请听全国城市广播‘州?海’联盟春节联播节目,由广西·钦州新闻传媒中心制作的
【主持人旁白】
男:虎越踪影去 明月引兔来
女:卯门生紫气 兔岁报新春
男:全国的听众朋友们过年好!这里是来自“岭南古郡、千年陶都、英雄故里、海豚家园、魅力之城”钦州的声音,广西钦州人民 给您
合:拜年啦!
男:我是钦州市融媒体中心的主持人宇超
女:我是钦州市融媒体中心的主持人赵敏
男:告别砥砺奋进的2022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3年。
女:宇超,你知道吗?2023年是非常特别的一年,今年是闰年,闰二月(小),共384天。由于该年闰月,所以在农历的1年里有2个立春。所以啊,又称为双春年。
男:是的,今年有384天,这日子比以往都长,而且随着国家“新十条”等一系列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持续落实,现在啊全国各地旅游景区及时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相继恢复运营。可以说啊,今年绝对是特别好玩的一年。
女:没错,我呀,已经迫不及待的迎来这好玩的一年了。这不,今年一整年的旅游计划啊,已经做好了。
男:是吗!真是未雨绸缪啊!快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旅游计划。
女:这个吗!必须推荐大家来钦州游啊!我们今天节目的主题呢,就是“愿风吹我到钦州”,这是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所作诗篇中的一句,这首诗是这样的:“此生无计作重游,五月垂丹胜鹤头。为口不辞劳跋涉,愿风吹我到钦州”。
男:你想想白石老人曾离家出游,“五出五归”是他对一生外出云游的归纳。在五次出游中三次旅居钦州,你想想钦州是何等的有魅力!
女:可能我们外地的朋友们,对于钦州还不太了解,但是没关系,今天我们就好好为大家来介绍介绍我们美丽的钦州。
男:没错,今天除了咱俩之外啊,还有我们钦州的城市IP——中华白海豚浪花花、和小龅牙为大家解说。来,先和大家打个招呼,来介绍一下咱们钦州的历史沿革吧!
【线性——钦州历史沿革】
浪花花:大家好呀!我是中华白海豚妈妈浪花花!人称“钦州通”,我们白海豚家族生活在美丽的三娘湾。小龅牙!别玩了,快来和大家打招呼!
小龅牙:我来啦!我来啦!嘿嘿,大家好!我是活泼机灵、勇往直前的小龅牙!
浪花花:欢迎大家来到钦州,接下来,我先来为大家介绍我的家乡钦州这座城市!快和我一起来吧!
浪花花:钦州早在史前时期就有古人类活动,留下了一批文化遗址,有两万年前的灵山人遗址、钟秀山滑人洞古人类遗址等。
小龅牙:先秦时期,钦州属于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象郡,钦州就属于象郡管辖。
浪花花:到了汉代,岭南统一后,在交州设合浦郡,管辖今天的钦州、北海、防城港,这片地区成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对外交流与贸易的重要窗口。
小龅牙:到了南朝宋元嘉时期,首次设立宋寿郡,这是钦州有建制的开始。公元532年,设立安州。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改安州为钦州,乃钦州得名之始。
浪花花:唐代,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合浦港逐渐淤积,贸易场所逐渐往钦州发展。我们钦州也出土了这时期的隋唐高足琉璃杯、琉璃珠等海外贸易文物。
小龅牙:宋朝,钦州更成为北部湾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当时朝廷在广南西路设立了三个博易场,其中的钦州博易场是唯一通海的博易场,成就了宋朝南方海外贸易的繁荣。
浪花花:明朝实行海禁政策,钦州博易场盛景不再。钦州人把海边盛产的食盐通过船运,沿钦江、郁江转西江运到邕州,就是现在的南宁,形成“钦邕古盐道”。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粤西游记》中留下了“钦州盐俱从此出”的记载。他或许不曾想到,几百年后,这条当年的盐道将脱胎换骨,蜕变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大运河。
浪花花:好啦,以上就是钦州的历史沿革,大家对我们这座城市是不是有了大致的了解呢?记得有问题找钦州通浪花花哦。
小龅牙:还有我小龅牙嘻嘻。
【主持人旁白】
女:谢谢浪花花和小龅牙带来的解说,真不愧是我们钦州的城市形象代言人呢。
男:是的,刚才浪花花和小龅牙是从历史沿革的角度介绍钦州,其实,钦州还有另一张文化名片——千年陶都。千年陶都的陶,是指钦州的坭兴陶。
女: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2月,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男:坭兴陶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它质地细腻,适于雕刻;烈火煅烧产生窑变,更加绚丽多彩。
女:这窑变千彩堪称“中国一绝”。
男:对,所以坭兴陶也有“一件在手绝无雷同”的说法。
女:没错,其实啊在钦州流传着许多关于坭兴陶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就来听听近代两位坭兴陶匠的作品获得国际大奖的故事。
【线性节目:坭兴陶 】
中国是陶的故乡。坭兴陶的工艺扎根在钦州的民间,历经了10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它用艺术的形式记录了历史,也留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可以说,坭兴陶的故事里有钦州的史迹,而钦州的历史里则流传着坭兴陶的故事。
钦州陶器原来是个坭器,是以钦州特有的优质紫红朱泥原料作为主体的。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失釉,而且用雕刻进行装饰。那么,它的光泽怎么来的呢?哎,就是一绝了!它是通过打磨产品发光以及显色,这就是其他陶器所不具备的,也是钦州坭兴陶的独特之处。因为土质非常奇特,只有钦州才有,它的制作非常的奇妙,工艺精巧,器型变化多姿,就这么说吧,坭兴陶是在世界上唯有钦州独产,所以呢,才会有中国一绝之称。
那有人说了,那你这个地方独有的,为什么它能闻名世界呢?这就得说到黎家的两兄弟,黎产春和黎产钊呢,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钦州很有名的陶人,哥哥黎产春是个美术工,弟弟黎产钊则是拉坯工,兄弟两做的陶艺品在当时是名噪一方。
在1915年的时候,美国人在旧金山市举办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第一次应邀组团参加这样的世界性的博览盛会,据说这参展的作品就达10万多件。当年就有一个姓梁的广州商人,经常在钦州一带活动,他看到黎氏兄弟做的一对坭兴陶山水花鸟瓶,称赞不已,认为这个瓶是可以拿去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的,所以这梁姓的商人就拿了这对花瓶,委托亲戚送到了越南海防,然后又转运到香港,正好赶上香港去巴拿马的船,最终得以在博览会上展出。
这对山水花鸟花瓶一经展出就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的眼球,大家纷纷称赞做工很精细、造形很独特,最后就获得了这次博览会的金质奖章。在当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一共有1218件展品分别获得不同奖项,其中获得金质奖章的有250枚,而坭兴陶就是其中之一,由此钦州坭兴陶就名声大噪了。
坭兴文化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与地域相互依存的渊源关系让它的历史悠远而风韵独具,内涵深厚而形式常新,更成为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人类文化共同的奇珍。
【主持人旁白】
男:听完这个故事以后,大家会不会觉得这坭兴陶只可远观而不可把玩呢?
女:并不是这样。咱们钦州的坭兴陶啊,既有珍藏家最爱的工艺陶艺术品,更多的是咱们老百姓日常使用的生活陶。
男:没错,这坭兴陶绝对是钦州家家户户的必备品。
女:咱们钦州人习惯早上起床用坭兴陶水杯喝上一杯茶水,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男:嗯,这坭兴陶杯、坭兴陶壶、坭兴陶茶叶罐等等器皿不仅好看,重要的是好用。
女:说到坭兴陶的实用性,真是能说上几天几夜。尤其是对于喜欢喝茶的朋友来说,坭兴陶和茶叶是属于绝配。
男:你刚才说它们是绝配,为什么说他们是绝配呢?这是坭兴陶中重金属含量为零,而且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用它泡茶有益身体健康。
女:没错,再加上坭兴陶属于半烧结的精细茶器,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但是不透水。所以呢茶叶储存在坭兴陶茶罐里不容易变质变味,而且,它能吸收茶汁,使用久了,偶尔不用茶叶只用开水,也能泡出淡淡的茶香来。
男:哎呦,这一说,我都能闻到“醇郁芬芳”的茶香味了。恨不得这会儿,就能用坭兴陶茶具泡上一壶茶了。
【歌曲:《窑变》】
【主持人旁白】
男:赵敏啊,问你个问题,你到钦州也有十年了吧?
女:嗯,是的!
男:你有没有觉得钦州人身上有一种共同的精神?
女:你说的是钦州的城市基因?
男:没错!钦州是一个有根、有魂的英雄城市。这里的人们有梦想,更有勇气去追求梦想、实现梦想。这种勇气,很大程度是来自于这座城市的英雄基因。
女:哎!没错,这点我特别认同,因为钦州是英雄故里。从在此开疆拓域的宁氏家族,到冯子材、刘永福两位抗击外敌的钦州籍民族英雄,还有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坚定的追随者黄明堂,以及张世聪等一批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献出鲜血甚至生命的革命英雄,钦州这座城市的血脉里流淌着英雄的激越和豪迈。
男:尤其是冯子材、刘永福两位民族英雄,在抗法战争中取得镇南关大捷、纸桥大捷和罗池大捷。钦州流淌着英雄的血脉,流传着英雄的故事。
女:1962年,著名诗人田汉游钦州古城,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冯子材墓后,写下了“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应不失刘冯”的著名诗句。
男:现在的冯子材旧居宫保第、刘永福旧居三宣堂,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段音频来了解我国近现代著名民族英雄冯子材老将军领导的威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
【线性——镇南关大捷】
1883年12月24日,中法战争爆发。
岭南边陲钦州,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满腔悲愤,冲冠而起。他,就是解甲归田却壮志未已的原广西提督冯子材。
【冯绣娟 (冯子材曾孙女)同期声:我曾祖出征镇南关的时候已经68岁。他是抱着誓死一战的决心,要么战胜,要么战死,他说,做鬼也要守住镇南关,就是我们祖国的南大门!】
当时,清廷高层对起用冯子材的看法并不一致。位高权重的李鸿章极力反对,提出冯子材“四不能战”,即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不能战;腹中无墨、胸无韬略,不能战;兵械简陋、杀伤力弱,不能战;萃军狼兵、战法过时,不能战。面对质疑与猜忌,冯子材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四能战”,即人老节坚、久经少场,能战;胸存正义、腹有远谋,能战;赤胆忠肝、保土安民,能战;众志成城、牛犊驱虎,能战! 为了表达以身许国、决胜到底的决心,冯子材抬棺出征,立下铮铮誓言:此棺不属冯子材,便属尼格里!两广总督张之洞力排异议,坚决启用冯子材。
【中法战争研究专家、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黄振南同期声:张之洞坚持启用冯子材,因为张之洞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取代冯子材指挥这场战斗。当时冯子材已经接近七十岁了,他不但有这个军事才华,而更重要的是什么呢?舍得到前线去为国捐躯。他去的时候,把孩子给带上,把棺材都带上。】
冯子材最终选中的战场是“关前隘”。此地在镇南关北八里,东西两条山脉都斜向收拢在一点上。冯子材在关前隘排兵布阵,亲率两子相华、相荣和10营萃军守中路,担任关前隘主阵地正面防御。
法军也加紧调兵。原驻文渊、谅山的法军部队正在向镇南关集结。
战斗打响,三路人马按部署向文渊发起进攻。定边军王德榜部首先拔掉了法军两座雕堡,其余各部一鼓作气,歼灭了大部分法军。
【中法战争研究专家、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黄振南同期声:多支部队夹击文渊,趁着夜幕袭击文渊,(冯子材)对战斗的设计、战术的应用是很高明的。】
与此同时,西线作战的冯子材同乡、黑旗军统领刘永福也取得了临洮大捷,重创法军。
24日晨,在炮火掩护下,法军分三路发起攻击,佯攻变成猛攻,长墙岌岌可危。冯子材知道,最后的决战时刻到了。退,则溃不成军,前功尽弃;进,则需要马革裹尸、慷慨赴死的决心和勇气。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这位中军主帅、古稀老人,提起大刀,大吼一声跃出长墙;二子冯相荣、冯相华和500大刀“先锋煲”紧随其后,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地冲向敌军。
【中法战争研究专家、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黄振南:冯子材组织的敢死队,我让你法军进来,你远的我不打,我有几道防线嘛。你先进来,靠近我了,我再打。我打是什么呢,我让我的敢死队去打,我拿大刀跟你拼,你再先进的武器也没办法跟我拼,我就近了才跟你打,你发挥都发挥不了啊,你的炮也没用啊,你打哪儿去?逃不了。所以这又是冯子材一个指挥的才能。】
山动地摇,第二三梯队和援兵赶到,冯子材率军乘胜追击,收复文渊、攻陷谅山,三战三胜。这场战争,就是名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
【播放歌曲《冯子材·南关令》】
【片头:《愿风吹我到钦州》】
【播出歌曲:《打蚝妹》垫播】
【主持人旁白】
男:现在我们听到的歌曲,是钦州本土的原创海歌《打蚝妹》,是由三娘湾渔村的民歌爱好者们用自己的家乡话海察话演唱的,表达的是海姑娘去海边打蚝,丰收喜悦的心情。
女:是的,茅尾海宛如一面巨大的碧玉镶嵌在北部湾的北端。在钦州人的眼里,它是阳光、沙滩、礁石、湿地,各种鱼儿,空中盘旋或红树林中悠闲散步的白鹭,滩涂上自由自在横行霸道的小螃蟹,安静又美丽的小海螺。周末闲暇时光一家人到海边露营捕鱼挖螺,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男:钦州面朝大海,云飞帆来。在这片富饶海域,还生活着一群珍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
女:说到白海豚,咱们的浪花花和小龅牙终于是按捺不住,来听听它们有什么话想说吧。
【线性——白海豚】
小龅牙:嗨,尊敬的各位客人,我小龅牙
浪花花:还有我浪花花
合:我们又回来啦!
浪花花:钦州三娘湾是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所以说呀,钦州是我们的温馨家园,也是我们的故乡。
小龅牙:是呀是呀,每当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在海面上追逐打闹时,总能看到大家给我们拍照呢,为此啊,我可是想尽办法凹了不少造型,才从众多海豚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今天人见人爱的网红小龅牙呢。
浪花花:你这小调皮,咱们是不是得好好谢谢钦州啊?有这么洁净的海域,才能让我们生活的如此惬意。
小龅牙:没错没错,这海水干净鱼儿又多,游起来可真是太畅快啦!太舒服啦!说到这,我又想去玩儿了,尊敬的客人们,我们待会见!
【主持人旁白】
女:谢谢浪花花和小龅牙的凡尔赛发言。
男:你还真别说,正是由于浪花花和小龅牙们在这里过得健康自在,他们呼朋引伴,让咱们钦州这片海豚丁兴旺!
女:没错,我们的中华白海豚啊成了网红,也是可爱的“海精灵”,不怕渔船,还喜欢和我们亲近!
男:哎,那你知道三娘湾渔民管白海豚叫什么吗?
女:嗯?叫什么?叫什么呢?
男:三娘湾的渔民管白海豚叫排风鱼!
女:排风鱼?为什么叫排风鱼呢?
男:听了下面的介绍,大家就明白了。
【线性节目:白海豚 】
当行船出海,乘着海浪,呼吸着海风,说不定,就会和这里的海上精灵——中华白海豚来个亲密接触。
说起中华白海豚,上了年纪的渔民表示,以前白海豚被称为“排风鱼”,只要出海打渔看到它,那就意味着难有好的收获因为它们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大风天气。在旧时没有电视广播的年代,“排风鱼”白海豚倒是充当了天气预报的信使。遇到台风或者大风天气,整个海面就出现大量的海豚,告诉渔民们,海上要刮风了,千万不要出海。
而自从三娘湾实施生态旅游开发开始,近距离观赏中华白海豚成为钦州旅游的招牌项目,每年都为当地吸引来大批游客,白海豚也成了村民的“幸运符”。
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专门研究白海豚多年,他说,钦州的三娘湾是世界上白海豚生活的最后一片净土。
【出录音潘文石:“三娘湾是拥有最后一个健康的群体,这就是钦州人民的特别珍贵的自然资源,钦州给它提供了最后一个避难所,这个避难所是钦州市接受大自然的恩赐,这个恩赐在三娘湾,三娘湾就成为中华白海豚的自然避难所,自然母亲,让它们生活在这个地方。”】
【主持人旁白】
男:中国生物学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带领科研团队对这群白海豚进行长达近20年的研究,证实三娘湾海域内中华白海豚的数量,从2004年的约96头,增长到了今天近400头了。
女: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多,说明钦州海域水质优良,白海豚群落健康繁衍。这是钦州人重视生态、爱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体现。
男:除此以外,茅尾海沿岸1.7万亩大规模红树林片区形成的钦州湾湿地,是各种留鸟、候鸟,以及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是万千白鹭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
女:落霞与鸥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560多公里的海岸线是钦州人最为珍视、引以为傲的最美家园。
男:红树林,白海豚等珍稀濒危动植物是检验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标志性物种。它们在钦州生生不息,印证了钦州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的生态优势金不换”的谆谆嘱托。
【歌曲:《北部湾》副歌部分】
【主持人旁白】
男: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不到半小时的节目带大家了解了美丽的钦州,时间有限,我们的介绍也不一定全面,最重要的是您能够亲自来到广西钦州,感受她的美丽,感受钦州人民的幸福生活。
女:是的,我们在钦州等着您,“岭南古郡、千年陶都、英雄故里、海豚家园、魅力之城”钦州欢迎您。
男:节目的最后,我们也要把祝福送给大家:
女:祝大家兔年大吉又大利,好运频频幸福到,欢歌笑语庆新年,家家户户乐开怀
男:朋友们
合:新年快乐!
听众朋友,您刚才收听到的是全国城市广播‘州?海’联盟春节联播,由广西钦州新闻传媒中心制作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