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加强对相关博主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科学素养,鼓励他们发布安全、规范、科学的实验内容。网购平台也要加强对商家和商品的审核,严禁售卖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红实验”材料
近日,广州一名十五岁男孩在家做实验引发爆炸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不少人将该事件与“网红实验”联系了起来,怀疑实验材料是当事男孩网购而来。这种联想其实是有依据的。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一股“网红实验”的热潮席卷而来,各类新奇、有趣的化学小实验,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和模仿。实事求是地说,“网红实验”以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科学知识的普及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许多青少年通过这些实验,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素养的提升,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其中存在的风险。有媒体在多个电商平台搜索发现,输入相关化学关键词,页面会弹出大量在售实验套装,价格从一百多元到五六百元不等。尽管搜索时电商平台会弹出“消费提醒”,但这些提醒不足以阻止消费者的购买,尤其无法阻止好奇心强烈的未成年消费者瞒着家长偷偷购买。
网购化学实验器材看似方便,可对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来说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一方面,“网红实验”往往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和专业的指导,一些实验涉及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还有一些实验需要使用明火、高温等,在没有专业设备和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极易导致火灾、烧伤等意外。另一方面,部分“网红实验”存在夸大其词、误导公众的现象。为了吸引眼球,一些博主可能会故意夸大实验的效果,甚至进行虚假演示,这不仅违背了科学的严谨性,还可能误导观众对科学的认识,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此外,部分缺乏安全意识的人对“网红实验”的盲目跟风模仿,也会给社会秩序带来冲击。
因此,对于“网红实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监管,亮起“红灯”。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平台、博主和商家的责任和义务。网络平台要加强对“网红实验”内容的审核和管理,对存在安全隐患、违反科学原理的视频,及时下架处理。同时,要加强对相关博主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科学素养,鼓励他们发布安全、规范、科学的实验内容。网购平台也要加强对商家和商品的审核,严禁售卖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红实验”材料。
学校和家庭也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学校要开展科学实验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红实验”,避免盲目模仿,让科学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