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乡村群众,特别是老人和儿童期盼更快更好更便捷的就近就医条件,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双向转诊瓶颈亟待破解,确保病患转得快、接得住……
民有所想、我有所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去年以来,浦北县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为契机,因地制宜推进医疗服务延伸点建设,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
精准布点,扩大服务群众辐射面
从寨圩镇集镇出发,走过10多公里的蜿蜒曲折道路,终于来到土东医疗服务延伸点。“土东片区与南宁市横州市、贵港市港南区、玉林市兴业县三市镇交界交汇,以前,周边超过4万群众去哪边的医院、卫生院看病就医都不容易。”寨圩中心卫生院院长韦斌说。
“去年就有一对老夫妇在自己骑车去镇里卫生院看病的路上发生了车祸,如果我们马兰医疗服务延伸点早点建成就好了?!绷耪蛭郎焊痹撼せ评鼍灯鹗辈唤耘拇笸龋耙桓鱿质登榭鼍褪牵断绱宓暮芏嗬先瞬皇堑搅瞬⊥词懿涣硕家а馈部浮!?/p>
浦北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曾志军介绍:“自去年5月以来,马兰、古立、横岭、土东、兰门等5个医疗服务延伸点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包括正在推进建设的樟家等延伸点,每个服务的片区距离当地卫生院都有10多公里,都是镇与镇、县与县,甚至是市与市的交界处,有着‘三日一圩’的传统,辐射面广,群众期盼强烈。”
标准规范,提升服务群众满意度
延伸点虽小,样样俱全。福旺镇古立医疗服务延伸点两层半小院式的建筑主体整洁明亮,配备诊室、输液室、配药室,设置B超室、DR室、心电图室、化验室、病房病床等,医务人员认真细致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忙碌有序。同时,聚焦村里老人高发的肩颈腰腿痛、慢性劳损等病症,重点推广针灸、推拿、拔罐等传统中医特色疗法,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延伸点的开办,不但强化了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回访‘六位一体’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有效打破了传统村级医疗服务边界,推动住院服务、医保报销、智慧医疗等服务下沉,有效构建‘门诊、住院、会诊转诊、医保结算’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模式,通过优化流程、数据赋能,实现群众住院不出村、报销不跑腿?!备M蛭郎涸撼の淌乇杲步獾?。
药房里,200多种基础药物整齐排列,几位老人在收费窗口前有序排队,可刷脸、刷身份证、刷电子医保凭证结算?!耙郧懊吭露家芤皆喝÷∫?,每次来回折腾大半天,现在家门口就能拿到!”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强化联动,增强服务群众硬实力
“老人突发急性脑梗,要不是延伸点反应迅速,处置专业、转诊及时,把住黄金抢救时间,后果不堪设想?!惫帕⒋宓私苁ぶ两裥挠杏嗉?。
依托医疗服务延伸点,浦北县强化“县—镇—村”三级协同救治机制,对于病情较为复杂、超出延伸点诊治能力的患者,按照“基层首诊筛查—上级医院远程指导—绿色通道精准转诊”三级联动,为急危重症患者按下救治“加速键”。同时,通过配置中医理疗、运动康复等设备,辖区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期开展康复技能实操培训,建立健全跟踪服务模式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基层转诊承接能力。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的医疗服务延伸点服务人口规模超12万人,开放住院病床66张,累计接诊门诊患者达2万人次、住院患者近3000人次。
“在医护人员配置方面,在属地卫生院选优配强、综合激励奖励基础上,我们积极探索‘凤还巢’工程,让本土医护人员在‘家门口就业’,厚植乡土情怀,群众信得过、靠的牢。下一步,我们还将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建联促、专家坐诊会诊等方式,进一步构建形成‘县强、镇活、村稳’的基层医疗卫生发展新格局。”曾志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