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色私人影院蜜桃va_91亚洲夫妻_91精品免费观看_91视频观看免费_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精品综合

加入收藏夹 设置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把”苦笋“变”金笋“!看薛德刚如何用麻竹笋”撬“开致富门
来源:钦州新闻网 2025-03-26 12:13:54
评论

从“打工人”到“新农人”:一只“金凤凰”飞回荒山沟

2021年的寒冬,43岁的薛德刚站在家乡广西浦北县乐民镇的山坡上,望着脚下荒草丛生的土地,心里五味杂陈。在外摸爬滚打多年,他承包过工程、见过繁华,但每次回乡,总被眼前的景象刺痛——土地撂荒、老人佝偻的背影、年轻人“逃离”后的冷清。父母日渐佝偻的腰板和荒草丛生的田地,像一根刺扎进他心里:“难道家乡只能这样荒下去?”

一咬牙,这个工程“老江湖”掏空了半辈子攒下的积蓄,扛起锄头一头扎进荒山。“种麻竹笋!”他拍板决定。村里人直摇头:“这坡地种竹笋?能活吗?”可薛德刚不信邪。他卷起裤腿,带着老父亲一锄头一锄头开荒,硬是在陡坡上刨出“希望田”。汗水砸进黄土地,他自嘲:“别人种地要‘靠天吃饭’,我这是‘靠山吃山’!”

▲薛德刚的麻竹笋基地

多方“神助攻”:荒山野岭变“聚宝盆”

银行“输血”:30万贷款点燃“产业火苗

2023年春天,桂林银行浦北支行的信贷员踏着泥巴路找上门。“老薛,听说你缺钱买肥料?”看着薛德刚晒得黝黑的脸,信贷员递上一份方案:30万元贷款,当天审批、当天放款!这笔钱像“及时雨”,哗啦啦浇灌到麻竹笋地里。肥料堆成小山,笋苗挺直腰板,连请工人的腰包都鼓了起来。“以前借钱难如登天,现在银行追着送‘弹药’!”薛德刚乐得合不拢嘴。

▲桂林银行客户经理上门核查现场

政府“铺路”:产业路变身“黄金通道”

产业刚见起色,大山却给薛德刚出了道难题。麻竹笋基地所在的山坡陡峭险峻,原有土路宽不足1.5米,雨季泥泞难行,村民上山需肩挑背扛,运输车更是寸步难移,正当薛德刚急得整宿睡不着时,事情出现了转机。2024年初,当地政府将“麻竹笋产业路”建设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多方筹措资金,组织施工队昼夜奋战:700米环山产业路如银链盘绕,800米硬化路直通基地核心区,8公里沙土路拓宽至4米,可容货车畅行无阻。村民们扛着竹笋走在平坦路上,笑称:“以前是‘爬山虎’,现在是‘风火轮’!”

人大代表“带飞”:乡亲们组团“挖金子”

身为人大代表的薛德刚,可没想“吃独食”。他成立“康悦家庭农场”,把“人大代表+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玩出新花样:手把手教技术、保底价收竹笋、年底还给分红。村民张大伯掰着指头算账:“种一亩笋顶三亩稻,农场还包销路,这买卖划算!”。到2024年底,乐民镇的荒山彻底变了样:100多户村民的400多亩麻竹笋迎风摇曳,40万斤鲜笋堆成“小山包”。

▲工人收笋现场

青山绿水间,麻竹笋“长”出乡村振兴梦

如今的乐民镇,麻竹笋产业像一根“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起金山银山。薛德刚站在山顶俯瞰,曾经的荒坡披上绿装,产业路上车来车往,加工厂里机器轰鸣。“这才叫‘靠山吃山’!”他笑得灿烂。村民们都说,老薛的麻竹笋种出了“三好”——好生态、好产业、好日子。

“明年,咱们要搞深加工、打品牌,让浦北麻竹笋冲出广西!”薛德刚的豪言壮语在山谷回荡。青山绿水间,麻竹笋的故事还在继续,乡村振兴的“竹节”正一节节拔高……

作者:班美苏/文、朱浇淋/图

编辑:黄冰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