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烁芒照蛰伏,千针万线织宏图
在浦北县寨圩镇的老街上,周丽平的工作间总是最早亮起灯。缝纫机“哒哒”声穿透晨雾,细密的针脚在皮料上游走,她正为刚接到的洋娃娃服装订单赶工。2023年创业之初,这位80后女匠人未曾预料到,信用卡逾期记录会成为拦路虎——当她把精心设计的样品摆满展示架时,资金链却像绷紧的缝纫线,随时可能断裂。
桂林银行工作人员上门回访
“那会儿看着满屋布料,就像守着金山却换不来一粒米。”周丽平回忆道。为了凑足采购原材料的费用,她到处奔波寻找订单,每天工作16小时成了常态。鞋底都磨破了,信用卡账单上的红色数字却越滚越大,创业热情在现实压力下逐渐消退。
破局金航助发展,时雨泽创润新田
转机出现在一个闷热的午后。桂林银行浦北寨圩小微支行客户经理走访时,偶然瞥见作坊门口堆积的成品箱。“这么精细的手工活,怎么会有这么多积压的货物?”带着疑问,他叩开了铁门,映入眼帘的是摞到天花板的半成品和账本上密密麻麻的待结款项。
“初次见到周大姐时,她的眼睛因熬夜而红肿。”客户经理回忆道。桂林银行在了解周大姐的资金需求,并结合其企业的发展状况后,迅速为她开通了绿色通道,48小时内便将5万元“富农贷”注入这个濒临停摆的创业项目。这笔资金如同精准滴灌的春雨,解决了货物积压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的难题,周大姐的眼中再次闪烁出希望的光芒。然而,在三个月后的贷后回访中,客户经理发现货架上依然有落满灰尘的成品。“现在我们……”周丽平的叹息引起了桂林银行团队的关注,原来销售不畅成为了企业目前的最大障碍。
供应链巧搭鹊桥 小作坊变身强磁场
桂林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了解到,当地一家迪士尼授权厂商正在寻找性价比高的代工伙伴。在银行的撮合下,双方达成了协议。“真的非常感谢你们,这回再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了”。举着刚通过质检的公主裙样品,周丽平难掩激动地对桂林银行客户经理说。为确保产能匹配,桂林银行再次开启“融资直通车”,将授信额度提升至20万元。
工人制作洋娃娃衣服
如今,周丽平的店铺已扩张成了两家,曾经的“小作坊”已成长为带动就业的“强磁场”。45名留守妇女经过系统培训成为技术工人,人均月收入从1200元增至3500元。员工黄大姐边操作绣花机边说:“现在既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收入还和在外打工的丈夫差不多,很满足。”
该案例是桂林银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桂林银行通过构建“融资+融智+融商”服务体系,已培育多个类似周丽平的乡村创业项目,让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画卷在八桂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