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是一卷沉默的帛书
有人用重复的笔触写满昨日
折痕里藏着未来的伏笔
△图源视频号@翔飞天下
当潮水漫过北部湾的堤岸
开拓者将分秒凝成墨
在浪涛中刻下崭新的年轮
开启新的篇章
六年间
广西自贸试验区
以1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为纸
以创新为笔
在八桂大地谱写新的篇章!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自2019年8月设立以来
广西自贸试验区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
积极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改革探索
取得积极成效
△图源@全国两会融媒体报道《向新而行“最”自贸》
截至目前
广西自贸试验区
共形成214项
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
并复制推广
其中
76项属全国首创
2项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9项获海关总署备案
△图源视频号@防城港电视台
晒晒“新成果”!
通过系统梳理改革实践,组织开展第六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评选,成功提炼形成涵盖营商环境优化、跨境贸易便利化、产业链协同等领域的45项创新成果。
其中,改革试点经验20项、最佳实践案例25项,涉及投资领域改革、贸易转型升级、金融开放创新、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通关改革创新、通道门户开放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
讲讲“不一样”!
第六批制度创新成果评选以“注重制度上的创新和突破、注重改革创新的方向性、注重推广产业发展新模式、注重鼓励协同创新”为评选导向,主要成效体现为“四个聚焦”:
聚焦打造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核心区
如开展“绿色金融+数字人民币”场景融合创新,在全国率先实施首笔结合“碳减排支持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数字人民币贷款”的业务,助力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聚焦服务沿边临港特色产业发展
如开展进口新能源材料特色供应链金融改革,有效提升区域锰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位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广西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如在全国首创国际航行船舶“常货轮”管理机制,大大提升钦州港国际物流运转效率。
△龙启柏 摄。
聚焦推进制度型开放
如创新中越跨境快递物流服务业标准输出,中越物流企业共同制定跨境包裹入仓等3个团体标准,是面向东盟标准化合作在企业层面的生动实践。
△图源公众号@中越PLUS
秀秀“真效益”
从“减单证”到“优流程”,制度创新的终极目标是让企业“轻装上阵”,把每一份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效益。例如:
服务主导产业发展
如首创陆路边境口岸“保税物流+锂电池”监管体系,推动锂电池等“新三样”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
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如在全国率先实施进口非疫区水洗羽毛羽绒分段监管快速通关新模式,可直接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约1000万元/年。
△图源@港南融媒体中心
优化新业态管理模式
如创新开展大豆离岸现货交易业务,钦州港片区成功落地全国首批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大豆离岸现货交易业务。
如创新实施“保税物流+供船维修”监管新模式试点,破解船舶维修企业在非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无法办理保税状态下船舶维修所需零配件进出口手续的问题。
如搭建中华文化AIGC文创平台,探索数字版权链路确权新机制,助推南宁片区数字文化文创产业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深化区域开放合作
打造跨区域船舶交通组织标准化监管服务新模式,整合钦州、北海、防城港相关海事资源,组建运行广西北部湾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实现北部湾港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管理。
△夜幕下的钦州港码头。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摄
惟创新者进
惟创新者强
惟创新者胜
广西自贸试验区将
持续初心不变
笃行不息,矢志不移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全力做好第六批成果在全区的复制推广工作,让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作用,为全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自贸”经验和样板。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创新未有终章,开放持续进行
广西自贸试验区
将坚持制度创新
让更完备、更高效的制度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