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北县张黄镇,一个名为车边坡的小村庄,正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成为水库移民新村移风易俗的典范。村民们积极参与文明公约制定,摒弃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邻里和谐,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展现了新时代移民新村的精神风貌。
5月19日,记者走进张黄镇新桥村委车边坡村,映入眼帘的是村民们正围聚在乡风文明议事长廊内,一起学习村委民约,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弘扬文明新风,提升村庄整体素质。长廊内气氛热烈,村民们畅所欲言,纷纷表示将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公约,共同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车边坡村,一个因水库建设而形成的移民村。过去,这里曾面临融合难题,但如今,它却成为了文明乡风的新样板。在张黄镇党委政府指导下,车边坡村以“立德向善”为根基,构建移民精神共同体。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移风易俗被纳入村规民约,红白喜事简办等准则得到明确。红白理事会的成立,让全村婚丧嫁娶简办率达100%。
“以前总觉得隔阂,现在大家常聚一起,心更近了。这些文化活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滋味。”
张黄镇新桥村委车边坡村群众李启华说道。
依托客家文化,车边坡村建设了乡风文明议事长廊、农家读书角、道德超市等阵地,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不同自然村群众与本地居民的文化互融。
“文明积分制”激发了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热情。90%以上的家庭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形成了良好的自治格局。
“通过‘文明积分制’,村民的参与度显著提升,各项工作更加高效,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机制,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积极性,还促进了村庄的整体文明水平提升。”张黄镇新桥村委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伟昌说道。
浦北县以“明理宽仁”为准则,构建了现代化治理体系。近年来,通过整合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基础设施得到迭代升级。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和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引入,让管理难题迎刃而解。车边坡村的创新实践,不仅让移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更让文明乡风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张黄镇正以车边坡村为样本,书写新时代移民安置的精彩答卷。
“车边坡村的实践证明,移风易俗不仅是凝聚移民共识的‘粘合剂’,更是激活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我们将继续推广这一模式,让更多水库移民新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助力更多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推动乡村振兴迈向更高水平。”张黄镇人大主席李林洪说道。